随着时间推移,5G技术将逐渐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在车联网领域,5G技术将如何进行技术与设备的融合与深入呢?未来的发展态势又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具体看看文章怎么说的吧。
关于5G应用下的思考,本文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考虑:一个是利用5G技术及其其所带动的技术,实现现有设备、功能的深入;另外一个是利用5G技术及其所带动的技术所衍生出来的新设备、新功能,实现更多的功能。
一、现状及趋势分析从用户、技术、企业、行业四个方面对智能车载设备的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
用户层面因人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的提升及对高品质生活的不懈追求,智能设备的使用充满了大家生活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同时,伴随着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层级的智能设备的出现,人们对于智能设备的依赖也在逐步增强,在使用智能设备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自己的使用习惯,而在一个场景下使用习惯到了其他的应用场景下,就有可能成为用户的痛点。
另外车内后装智能终端也越来越多,这是在用户层面可能存在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从用户出行的角度来说,车主对于出行的要求也在逐步提升,从基础的需求安全出行,到便捷出行,再到享受出行,到最后有可能出现的共享出行,这种需求的层级提高相信也会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层级提高的同时,对于低层级需求的满足感也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技术层面因5G拥有更大的带宽、更快的传输速率、更低的通信时延、更高的可靠性,使得之前好多对网络要求高的场景下制定的功能有了实现的可能。同时,5G的发展也自然而然带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
企业层面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各大汽车企业也都提出了战略转型,由汽车提供商向移动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这种转型必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智能设备应用服务。
政府层面国家提出了促进物流降本增效,提高道路运输效率的重大举措,所以对于出行方面的趋势,可以解读为“出行环保”“出行高效”“出行共享”,这也符合用户的需求。借助智能硬件设备,利用5G技术、AI技术、BD技术、Cloud技术,多技术融合、多功能互通联动、与生态结合,赋能设备,赋简用户,赋利社会。
二、应用模式(硬件)基于上述现状及趋势的分析,车载智能设备软硬件存在应用模式的转变,而且俨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这里说的应用模式是从硬件层面上进行说明。
基于用户痛点,应用模式从一体化和融合化两个方向进行归纳,除了与现有智能设备的一体、融合之外,还要与5G技术带动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处理技术、V2X、自动驾驶融合以实现场景的融合,赋予车辆更多的可能,实现车知人、车懂人。下面举例说明,一体化、融合化:
说明上述思维导图,上述只列举了部分,并不是全部。
5G时代下,围绕5G相关的技术也得以发展,参考上述思维导图,从AI技术渗透、万物互联、车内生活及其他四个方面分析可能新产生的或者可以优化的车联网功能。
AI技术渗透——整车数字化、在线化人脸识别、驾驶行为分析、车内外场景、智能语音合成均需要云端及AI算法参与完成。通过利用传感器感知的信息,结合云端算法及分析,再结合具体的使用场景赋能设备,人车合一,让车更懂人,让车成为我们的出行助手、出行管家。每个功能此处只列举一个使用场景。
5G的高带宽和低时延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利的推动了独立个体智能发展向互联协作集群智能发展,进一步服务于驾驶和出行云端。智能设备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公司、车内等等,借助于5G实现各个场所智能设备的互联互通,与云端互联互通,打造万物互联的内外网系统,使场景由单一向多元化迈进,实现大融合。
当前,还有一个很火热的产业即V2X,车与车、车与道路、车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这离不开低时延、高带宽、高稳定性等5G特性,提升车辆对环境的感知、决策、执行能力,给车联网、自动驾驶应用,尤其是涉及车辆安全控制类的应用带来很好的基础条件。这是对车联网应用场景的延伸、深化。这类应用场景,赋予了车辆更多的可能。